每年10月11日是“世界肥胖日”,这是一个不被祝福的节日。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(OECD)发布最新报告《肥胖重负:预防经济学》(以下简称《肥胖重负》)称,世界多国急需“瘦身”。若不加以控制,到2050年,世界发达国家、富裕地区的人均寿命,或将减少3年。可能有9000万人“因肥丧命”。从2015年至今,OECD每年都会在肥胖日前夕,发布研究报告。旨在督促其成员国,“以实际行动,激励和帮助国人实现健康体重,解决全球化肥胖危机。”
《肥胖重负》预测,到2030年,每两个美国人中,就有1个超重。到2050年,美国人均寿命可能减少4年,为OECD成员国降幅之最。如今,OECD成员国的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,达到58%。“超大码”儿童和青少年,亦从“少见”,变成普遍。在富裕国家,超重者占其总人口数的3/5。 腰围增加,工位扩大,人们的生产力却越发低下,体重超标会影响个人择业,降低就业率,甚至影响收入。
《肥胖重负》预测,未来30年,有近60%的糖尿病新发病例可能和肥胖、超重有关。由此导致的是,成员国需拿出8.4%的健康卫生预算,以解决肥胖相关问题。每年至少要投入423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3000亿元)。 超重、肥胖儿童更易缺勤,学习情况更差,且接受高等教育的几率更低,甚至仅仅因为体型,就成为校园霸凌的受害者。
《肥胖重负》强调,OECD成员国应采取紧急行动,“像控烟一样,坚定、强烈地应对体重问题”。
目前,导致各国超重、肥胖的原因,包括:50%的人饮食不健康,2/5者蔬果摄入不足;40%的日常清醒时间,处于久坐状态;1/3的人运动不足。
目前,世界上有超过46个国家和地区,颁布法令、规范食品广告的发布和播放情况。但这些监管主要集中在传统媒体,对新媒体的约束仍有待提高。
目前有59个国家/地区,对含糖饮料等食品,收取糖税。一些国家鼓励食品生产商,改变生产技艺。如,多生产小包装的薯片、薯条,这能减少20%的热量摄入。在智利,该国农业部与街头小贩联合会合作,鼓励商贩们向民众提供健康食品,并传播有关健康饮食的信息。 奥地利、维也纳、巴黎等则想方设法,让人们动起来。奥地利向所有年龄段的人群,提供免费的瑜伽、普拉提和健身课程。巴黎、维也纳和纽约等地,设计、保留自行车道,鼓励人们骑车出行,有助于控制肥胖现状。